董宇辉又整新活了!最近他团队偷偷搞了个抖音号叫"兰知春序",第一条视频就是给中国电影庆生,三分钟剪进去几十部经典国产片。这剪辑水平绝了,看得我直呼内行!才三天就狂揽78万粉,董宇辉的号召力还是这么顶。
说真的,这账号到底要干啥?我扒了扒资料才发现,好家伙,这已经是董宇辉半个月内开的第四家公司了!从卖农产品的"与辉同行",到现在搞影视的"兰知春序",这扩张速度比外卖小哥爬楼梯还快。有粉丝在直播间问过老董,他就神秘兮兮地说"想做点不一样的"。
现在的主播圈真是越来越魔幻了——大主播们都不好好带货了。东方甄选的顿顿上个月刚辞职,黄子韬跑去卖卫生巾,辛巴更绝,直接跑到俄罗斯谈生意去了。这架势,简直像约好了要集体转行!
其实想想也能理解。看看李佳琦搞的"美腕优选",小杨哥做的"小杨臻选",大家都在想办法降低对个人IP的依赖。毕竟谁都不想重蹈薇娅的覆辙,一夜之间就凉凉。董宇辉这一波操作,明显是在给自己留后路。
"兰知春序"这名字起得挺文艺,一看就是要搞文化内容。第一条视频就是电影混剪,后面连着发了四条。看这架势,是要往影视圈发展?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在综艺里看到董宇辉团队的身影了。
说实话,转型这事儿风险不小。影视行业水深得很,光是内容制作就得烧不少钱。而且文化类变现本来就慢,不像直播带货来钱那么快。但董宇辉的粉丝基础在那儿摆着,三天78万粉,这号召力还是让人服气的。
最好笑的是,账号刚注册时,一堆粉丝以为名字被人抢注了,赶紧跑到"与辉同行"直播间报信。这届网友也是操碎了心,生怕自家偶像吃亏。要不说董宇辉的粉丝粘性高呢,这护主心切的样子,比亲妈还着急。
现在最大的问题是,"兰知春序"到底能走多远?做文化内容不像卖货,光有流量还不够,关键得有好内容。看首期视频的质量,剪辑、选片都挺专业,应该是有备而来。要是真能做出特色,说不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看看其他主播的转型案例:黄子韬的"朵薇"卫生巾,借着结婚的热度卖得飞起;辛巴跑去俄罗斯谈农产品,也是看准了跨境贸易的机会。相比之下,董宇辉选择文化赛道,倒是很符合他"文化人"的人设。
网友们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。有人就说,搞这么多公司,会不会最后哪个都做不精?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摊子铺太大容易扯着蛋。但换个角度想,这不正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吗?东边不亮西边亮。
说到风险,直播行业最近是真不太平。平台规则说变就变,主播们都在找退路。董宇辉这波操作,算是未雨绸缪。与其等到被动转型,不如主动出击。你看他注册的那些公司,文旅、演出经纪、票务代理,明显是在下一盘大棋。
那么问题来了,观众会买单吗?从"兰知春序"的评论区来看,大多数人还是支持的。毕竟董宇辉的粉丝就吃他这套文化输出。但要吸引更广泛的群体,光靠现有粉丝可不够,还得拿出真本事。
说到本事,必须提董宇辉的带货能力。"与辉同行"首播当天就卖了2.3亿,这成绩放在整个直播圈都是顶尖的。现在他把这套打法复制到文化领域,说不定真能闯出新天地。毕竟现在优质文化内容这么稀缺,市场空间大着呢。
也有业内人士泼冷水,说影视行业和直播完全是两码事。前者讲究慢工出细活,后者追求即时转化。董宇辉团队能不能适应这种节奏转变,还得打个问号。但话又说回来,谁规定不能两条腿走路呢?
看看其他成功转型的主播,基本都是找准了自己的优势赛道。李佳琦做美妆,小杨哥搞私域,都是把长处发挥到极致。董宇辉选择文化和影视,明显是想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。这思路,没毛病!
说到底,主播转型这事儿就像高考填志愿,选对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。董宇辉这波操作,至少方向是对的。至于能走多远,就看团队的执行力了。你们觉得"兰知春序"能成功吗?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!
网上配资账号,股票低息配资,汇巨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