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朝鲜半岛的分界线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条著名的“38线”,觉得它就是北韩和南韩的国界,从二战结束一直用到现在。可实际上,38线不是两国永久的边界线,而是一条临时划出来的军事分界,中间经历了战争的折腾,调整过好几次。
二战快结束的时候,1945年8月,日本投降在即,美国和苏联得商量怎么处理朝鲜半岛这个被日本占领的地方。当时苏联军队已经从北边推进得很快,美国担心自己没份,就赶紧提出分界方案。两个美国军官,迪安·腊斯克和查尔斯·博内斯蒂尔,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里拿着地图,随手选了北纬38度这条线,因为它大致把半岛分成土地面积差不多的两部分,北边给苏联,南边给美国。苏联那边很快就同意了,毕竟他们也想在其他地方占便宜,比如试图插手日本北海道,但美国没答应。
这条线纯粹是临时受降的分界,目的是让苏军和美军分别接受日本军队的投降,没考虑什么地理、文化或者经济因素。结果,苏军先到了首尔附近,但按照协议又退回了北边,美军在9月登陆仁川和釜山。
1945年之后,朝鲜半岛的局势越来越复杂。美苏冷战开始了,双方都不想让对方独占半岛。1948年,美国支持南边成立了韩国,正式叫大韩民国,8月15日建国,首都汉城,就是现在的首尔。北边在苏联扶持下,9月9日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,首都平壤。两国都声称自己是整个半岛的合法政府,所以38线在他们眼里不是国界,而是临时分界。
1950年6月25日,北韩军队大举南下,越过38线入侵南韩。北韩说南韩先动手,南韩说北韩先入侵,国际上主流看法是北韩先发起进攻。反正战争爆发了,北韩军队势头猛,很快就占了汉城,把南韩军队逼到釜山一带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,谴责北韩,要求他们退回38线北边。美国带头组织联合国军,主要就是美军,支持南韩。7月,美军开始介入。北韩初期占上风,但9月15日,美军在仁川登陆,这是个转折点,切断了北韩的补给线。
中国一看形势不对,觉得威胁到自己安全,就在10月19日派出志愿军入朝。志愿军一加入,战局又变了。他们发起反击,11月把联合国军推回38线附近。1951年1月,志愿军占了汉城,但联合国军3月又反攻回去。整个战争就这样拉锯,双方在38线附近反复争夺,伤亡巨大。美军将军麦克阿瑟想扩大战争,甚至打到中国本土,但杜鲁门总统不同意,4月11日把他撤了职。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在开城开始,后来移到板门店,但边谈边打,持续了两年。战争中,死伤无数,美国死了近4万人,伤10万多,中国志愿军和北韩损失也很大,南韩和联合国军同样付出代价。
终于,1953年7月27日,三方签了停战协定,包括中国、北韩和联合国军代表,美国签的。协定规定,以当时实际接触线为基础,划定军事分界线,双方各后撤2公里,形成一个宽4公里的非军事区,总长248公里。这就是现在的DMZ,朝韩非军事区。关键是,这个分界线不是严格的38线,它在38线基础上调整了。西边部分南于38线,东边部分北于38线。北韩多得了开城这个城市,原来在南边,现在归北,土地更平坦,适合农业和发展。
现在,DMZ成了世界上最重兵把守的地方之一,双方都有军队驻扎,虽然近年缓和了点,广播对峙停了,但地雷和铁丝网还在。2018年,南北领导人签了平壤宣言,承诺减少风险,拆了些哨所,清除地雷,甚至连通了道路。但2020年后又紧张起来,北韩几次说停战协定失效。38线这个名字还常用,但实际边界叫军事分界线或停战线。
而38线是冷战产物,美苏大国博弈的结果,小国夹在中间遭罪。朝鲜半岛的分裂不是自然形成的,而是外部势力强加的。战争打了三年,死那么多人,最后边界还差不多回到原点,但调整了点,北韩得了开城这样的好地。可历史就是这样,临时决定往往变成长期现实。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网上配资账号,股票低息配资,汇巨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